科普知识

首页>科普知识>狂犬知识

狂犬病疫苗

时间:2018-01-24

概 述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病(Hydrophobia),是一种典型的人兽共患性传染病;是由狂 犬病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或动物源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通过病兽咬伤而感染。狂犬病的临床特征为脑炎、脊髓 炎,主要表现为兴奋、恐水、怕风、怕声响、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在我国古代,狂犬病称瘈咬病或疯狗病,在公元前483年《左传》就记载春秋时期“国人逐瘈 狗”的景象,还记述“国狗之瘈,无不噬也。”已认识到疯狗会到处乱咬人,造成社会公害。在国外,亦可追溯到远古时 代,公元前2300年制定的巴比仑法典中就曾记载着疯狗咬人以至人患狂犬病而死的事例。

Bouchardat于1852、1854年发表了他所收集的有关狂犬病治疗的方法,他是第一个考虑用 免疫接种法预防狂犬病的学者。巴斯德(Pasteur)及其同事于1881年所做的经典实验揭示了狂犬病病原体的超显微性质,他们用死于狂犬病小孩的唾 液,使家兔发病死亡。用中枢神经组织和脊髓液作为感染材料,可成功地在动物身上复制出狂犬病。巴斯德据实验得出结论:病毒并不单在唾液里,主要存在于神经 组织;还提出了狂犬病病毒“弱化”的问题。他们通过兔脑传代繁殖病毒,用干燥法减毒。首次确立了“固定毒 ”与“街毒”的概念,以至成功地制成与使用狂犬病疫苗。正是巴斯德及其同事对狂犬病病原的研究以及对狂犬病防治的成 功,使人类对狂犬病的认识与研究有了历史性转折。

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宿主主要是野生动物,其次为家畜,它们都是狂犬病的传染源。在野生动物中存在狂犬病,家畜从野生动物中获得传染之后,在家畜之间交叉传 播。人类狂犬病由狗、猫直接传染者占90%以上,其次为牛(主要为水牛)、猪、猴、羊、兔、马、驴、骡。较常见的野生动物传染源:狼、狐、豺、鼬类、鼠 类、猫等。在不同地区,中间宿主传染源有所不同。我国常见的带毒动物有:狗、猫、牛、鼠、猴、狼、鹿等。在犬类中以小犬带毒为多,蝙蝠带毒率可高至 90%。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健康”带毒动物,我国有些省份报道约有17%的犬类与猫类貌似健康,但确成带毒状态。

狂犬病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和粘膜进入机体,主要是被带毒动物咬伤、抓伤、或舔舐黏膜造成感染,50%~90%患病动物唾液内含病毒,甚至在症状出现前 3~14天(多数为3~6天)唾液内即可查出病毒。带毒蝙蝠尤其是吸血蝙蝠居于岩洞内,在洞内可造成含毒量较高的气溶胶,当人类与动物进入此类岩洞内就可 能受到感染而致病。在一般条件下尚未发现通过由空气传染至人的事例。

此外,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能的,而且通过角膜移植而传染的病例已发生过8例(截止到1996年)。在人与动物的多种组织和体液内都可检测出 狂犬病病毒,在埃塞俄比亚曾有2例经唾液传染的病例,是通过被咬和接吻传染,但未经实验室证实。

人群对狂犬病病毒普遍易感,年龄小于15岁与大于55岁的人发病率较高,5~14岁占40%。接种疫苗后,若其体内中和抗体达不到保护水平,仍可致病。

有学者曾对病毒敏感的动物分级(4):①极端敏感动物有:狐、山狗、豺、狼、袋鼠、大鼠类、棉鼠、野鼠类。②高度敏感动物有:地鼠、臭鼬、浣熊、家猫、蝙 蝠、山猫、猫鼬(狐猿)、灵猫科动物(viverridae)、豚鼠、其它啮齿类、家兔、牛。③中度敏感动物有:狗、羊、山羊、马、非人类的灵长类。④低 度敏感动物有:美国袋鼠。

   潜伏期:一般情况下为20~90天,在极端情况下为4天~几年,潜伏期的长短与伤口的大小深度以及距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等等因素有关。

   季节性与地理流行病学:在热带与亚热带流行的狂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区别。在寒带地区以春末夏秋季为多。

   2002年WHO的报告认为约有100个国家与地区存在狂犬病流行,约有25亿人口生活在这些地区。经 确认无狂犬病的国家与地区(无狂犬病地区是指在境内的动物与人群在2年或以上时间内无狂犬病,但不包括外来动物的狂犬病)如下,某些岛国如冰岛、日本、以 及英国、瑞典等欧洲国家。有些国家虽然属有狂犬病地区,但其发病率甚低;例如美国,有些年份无人狂犬病病例,即使有也仅为3~5例,传染源主要为野生动 物。WHO认为,99%以上因狂犬病致死的病例发生在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如非洲、亚洲、南美。

我国属于有狂犬病的地区。狂犬病的高发区在南方,主要传染源是狗、猫。北方发病率相对较低,也有野生动物咬伤致病的报道。近年来,各地养狗数量增多,包括豢养宠物,狂犬所致发病亦趋增高。

传染源在不同国家有区别,发达国家的传染源主要是野生动物,例如,美国2001年报的带毒发病野生动物以浣熊为主,占37.2%,其次为臭鼬占 30.7%,蝙蝠占17.2%,还有狐、山狗;加拿大主要是浣熊、臭鼬与狐;在欧洲和北极圈的野生动物主要是红狐;在南美主要是蝙蝠;在西亚伊朗主要是 狼,在印度与以色列主要是豺;在非洲则主要为獴和豺。在发达国家中,传染源主要为野生动物,是因其对家养动物有严格的疫苗免疫措施,使家畜狂犬病得以控 制,例如在美国2001年有7437只动物患狂犬病,野生动物就占了93%。

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被狂犬咬伤必死无疑”的概念根深蒂固。被带毒动物咬伤,不作任何处理,用必死无疑来形容并不过份。狂犬病 之所以可怕,因为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用的药物,一旦发病其死亡率100%,且发病时极为痛苦。狂犬病疫苗是唯一用来控制狂犬病的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