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狂犬病免 疫接种是早期免疫预防医学史中成功范例之一。从巴斯德开创疫苗使用到现在,已发展了五代疫苗,早期为神经组织来源疫苗,第二代为禽胚培养疫苗,第三代为细 胞培养疫苗,第四代为亚单位疫苗及精制疫苗,以及正在发展的新一代基因工程疫苗。另有一种提法按三代划分,第一代为脑组织疫苗(包括禽胚苗),第二代为细 胞培养疫苗,第三代作为新一代的疫苗,例如病毒亚单位、基因工程产物作为疫苗。
一、神经组织疫苗 以巴斯德疫苗为代表。
神经组织来源的疫苗包括由绵羊、山羊、家兔或小鼠类乳鼠脑组织制备的Fermi、山氏疫苗(Semple vaccine)等,此类疫苗中有灭活疫苗和非完全灭活疫苗,而且使用的年代最为长久;目前南美、非洲、印度等国仍在使用。
1.巴斯德疫苗与山氏疫苗 1881年巴斯德用疯牛病毒连续通过兔脑传代成固定毒,以此固定毒感染家兔,取其脊髓索匀浆部分脱水制成狂犬病疫苗,并用于狗免疫实验,实际上此疫苗是稍 有减毒的活疫苗。1885年,法国一个9岁男孩被疯狗咬伤14次,60个小时后,巴斯德与他的同事将这种狗用“疫苗”,给这男孩 皮下接种13次,10天的时间内并逐次增加活毒量。这男孩奇迹般地存活下来了。这个早期实践是使用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以往被认为必死无疑狂犬病的范例,同时 也开创了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新纪元。该疫苗被誉称为“巴斯德疫苗”。动物脑组织疫苗一直沿用至今。在发展中有过许多改进,如 1911年英国人Semple在印度研制用0.5~1%酚灭活病毒的疫苗,称为山氏疫苗。工艺的改进,使疫苗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类疫苗全程接种14 针,每天1次,13天内完成,称之为14针法;亦有23针法。我国在1980年代以前,采用酚灭活的羊脑组织疫苗,毒种是北京株固定毒;我国于1980年 至1981年全面淘汰此疫苗。接种神经组织疫苗后,最大的副反应是神经麻痹性反应,临床称之为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发生率高达1/200~1/2000, 病死率高达14%;这因为疫苗中含有神经髓磷脂,刺激机体产生的抗神经髓磷脂抗体,是一种自身抗体。
2.弗氏疫苗(Fuenzalida vaccine) 是一种小鼠乳鼠脑组织疫苗。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0~1/27000。
此类疫苗除了严重的副反应之外,全程免疫接种时间长、多针次,所引出的免疫应答出现较晚且保护潜力又低于现代的细胞培养疫苗,故趋于淘汰。
二、禽胚疫苗
鸡胚疫苗(FIury疫苗)和鸭胚疫苗(DEV)等。这类疫苗未经浓缩纯化,副反应率仍较高,免疫保护效果差,没有什么优越性,未得到推广。只有精制鸭胚疫苗在欧洲和美国使用了一段时期,在美国约为25年。
三、细胞培养疫苗
1960年代之后以培养细胞为基质制备疫苗有了很大发展。目前正在使用和推广使用的有:
(一)二倍体细胞疫苗 二倍体细胞是一种半传代细胞。
1.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DCV): 为美国Wistar研究所1967年首创,用WI-38细胞系培养病毒,经纯化浓缩以磷酸三丁酯或β-丙内酯灭活而成。法国Merieux研究 所随后进行了部分改进,于1974年获法国批准生产面市。1977年WHO推荐使用。此疫苗接种后可产生可靠的免疫应答,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无严重的 不良反应。故被认为是狂犬病疫苗的黄金标准。
2.动物二倍体细胞疫苗:由美国密执安州卫生部研制的恒河猴肺二倍体细胞培养疫苗,是磷酸铝吸附型疫苗,此疫苗的毒种是CVS株。美国于1988年批准生产。
(二)原代动物细胞培养疫苗
1.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PHKCV):是组织培养疫苗中较早研制成功的疫苗。疫苗效果是肯定的,我国在1990年代末以前生产的狂犬病疫苗,就是这 类疫苗。加拿大使用SAD毒株、原苏联则使用Vnukovo-32毒株生产PHKCV。
2.原代鸡胚细胞疫苗(PCECV):日本学者近藤(Konda)于60年代研制,使用Flury-HEP-25毒株,1972年发表其疫苗研制的结果, 70年代后期完成,1978年报导感染前后的使用情况。1980年得到日本当局批准作为商品供应。
德国 Behring研究所的 Barth等人于1983年报道,用 Flury LEP株接种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收病毒悬液,加β-丙内酯灭活,用连续流区带超速离心法精制浓缩制成疫苗。德国于1985年批准此疫苗用于广 泛的临床使用。
3.其他原代细胞培养的疫苗:1983年 Bektemirova等人报导用鹌鹑胚细胞(JQE)制备的疫苗;还有恒河猴胚胎肺细胞疫苗;以及用兔肾细胞、狗肾细胞、胎牛肾细胞等细胞制备的疫苗 等。 (三)其它传代细胞培养的疫苗:在1980年代,法国Merieux研究所率先研究使用传代细胞——Vero细胞生产狂犬病疫 苗,其后WHO制定了生产疫苗用的传代细胞规程;并于1987年制定用传代细胞生产狂犬病疫苗的规程。我国从1980年代末开始进行人用精制 Vero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研制,疫苗毒种既有aGT株又有CTN株。于1990年代中期进入临床试验,并于1990年代末得到批准生产。
目前用于生产人用疫苗的传代细胞多为Vero细胞,它是一种起源于非洲绿猴肾细胞的细胞系,这株细胞经多次鉴定公认是安全的。兽用疫苗则使用BHK细胞。
四、在疫苗的发展过程中还有精制疫苗与亚单位疫苗
严格说来这两种类型的疫苗不能作为一代产品举例,它们只不过是病毒培养出来后再作进一步的后加工而已。同理,即使是神经组织培养的病毒也可精制浓缩以制成精制疫苗,但是,此神经组织来源的精制疫苗其副反应肯定仍然较高,这是病毒包膜带有神经细胞特征的本质所决定的。
现在WHO所称的现代狂犬病疫苗,是指经细胞培养及其再经精制纯化而成的疫苗;统称为细胞培养疫苗(CCV)。而且WHO一直在呼吁以现代疫苗取代神经组织疫苗。
五、目前称之为新一代的疫苗
是正在研究发展的一代疫苗,有个别疫苗已经作为兽用疫苗正式面市,它们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的各种疫苗,例如重组体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等, 以及Ab2-β型抗独特型McAb作为抗原替代物。这一代产品中大多数尚处于实验室阶段中。